有一个地方,位于中国最大的无人区——藏北羌塘腹地,平均海拔5000米,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0%,被称为“人类生理极限的试验场”。
它就是西藏那曲市双湖县,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。
这里高辐射、低气压、气候环境极度恶劣,年平均气温为零下5度,最低气温为零下40度,一年只有两个季节——“冬季”和“大约在冬季”;这里地广人稀,11.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生活着14040名老百姓,平均每8平方公里才住1个人;这里常年高寒缺氧,高原反应如影随形,呼吸艰难、失眠、头痛、高原肺水肿、高原脑水肿……一个小小的感冒,很可能就是致命的危险;这里经济发展落后、基础设施差,交通困难,深度贫困与思想、文化、观念落后问题交织。
尽管苦寒僻远、清冷无眠,尽管物质贫穷、健康受损,有一个人却丝毫没有退却之心,扎根在这“生命禁区”。他就是“最美支边人”-----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2000级金融学本科校友梁楠郁。
校友简介
梁楠郁校友是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2000级本科生、自动化学院2004级硕士生。毕业后进入中国石油工作,担任中国石油海外审计中心高级审计经理(正处级)。2016年作为全国第八批援藏干部,被选派到西藏担任那曲市委副秘书长、双湖县委副书记,分管医疗、教育、产业等工作。
事迹简介
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“生命禁区”里
梁楠郁校友带领援藏团队
开展医生培训购置医疗设备
创造了医学史上5000米海拔多项手术先例
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水平
送牧民子弟到北京和拉萨免费就读
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扶贫
丰年虾卵产业化
旅游资源产业化
牧业资源产业化
双湖县扶贫工作在全国验收的19个县中名列前茅
插入梁楠郁事迹简介视频
校友回家
时光荏苒,岁月更迭。时光带不走独家的母校记忆,它会在每个学子的内心深处历久弥香。6月23日下午,校友梁楠郁应邀回到永利集团3044am官方入口,同学院领导班子、高齐圣教授展开了座谈交流。
梁楠郁校友深情回顾了在母校成长的点点滴滴,感念恩师,尤其是导师高齐圣教授的谆谆教导。
谈及在西藏的工作情况,他表示,作为一名援藏干部,虽然要面对严重的高原反应、艰苦闭塞的高原环境、与家人分别的痛苦等重重考验,但为了不辜负国家的重托和西藏人民的期望,必须克服困难、扎根西藏,勇敢担负起光荣使命。对于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荣誉,他谦虚的表示,这也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,其实还有很多在藏干部抛家舍业、默默无闻的奉献着,他们常年承受着“高原反应”却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,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西藏。
刘喜华院长关切地询问了梁楠郁校友在西藏的工作和生活情况,并向校友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情况,邀请校友常回家看看。
张守珩书记代表学院师生向梁楠郁校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,向他胸怀大局、勇于担当、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示由衷地敬意。他称赞校友无视艰苦环境,带领双湖人民改进医疗水平、提升教育质量、发展脱贫产业,为双湖地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,也为母校立德树人、奉献社会赢得了良好声誉。梁楠郁校友是我们经院学子学习的榜样,也是经院的骄傲,后期会约请校友为学院学子开展主题讲座,激励更多的学子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。
源于校友的感动
一年前,梁楠郁校友任期届满,一边是北京优越的工作条件、亲人相聚的天伦之乐,一边是带领双湖干部群众艰苦奋斗,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,面对这一切,他不忍已经铺开的诸多事情,由于个人原因而衔接不好或停滞不前,决定再干三年!他说:“现在正好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,所以决定留下来,把扶贫产业做好,把计划如期完成。” 他没有豪言壮语,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自己人生海拔上新的高度!
梁楠郁校友此次耗时2天、跨越4000多公里,专程回到母校参加毕业典礼。一句“母校叫我回家”体现了校友对母校发自心底的眷恋之情;“别忘了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做点事”,真诚淳朴而又感人至深的讲话,感动了无数青大师生。
大美边疆,巍峨奇秀,是许多人心中最美的诗和远方,而对支边人来说,边疆是他们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地方。
他们躬耕雪域、一心为民,在万里边疆挥洒汗水,留下精彩的奋斗者画卷。